专家提醒:静脉炎患者三大注意事项
还剩10个预约挂号名额
济南中医静脉曲张医院提供免费咨询、挂号服务可加微信咨询:15552521881或拨打400-0300-120在线与专家交流。
化疗时应注意的事项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顾名思意,静脉炎就是由于静脉血管发炎。临床上会出现患部肿胀、疼痛等。静脉炎多发于患者的四肢。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讲讲由化疗引起的静脉炎该注意什么。 一些长期化疗的患者可能出现静脉炎或栓塞,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有较大的刺激性所引起的。静脉炎多表现为疼痛,一般是沿血管走向的冷痛;若为栓塞,可表现为棕色的硬结,出现血液流动不畅。 如果癌症病人的化疗需要长期反复注射,那么一定要及早有计划的保护好静脉,防止静脉炎的发生。药物注射时一般应从远端血管开始,逐渐移至近端,先小静脉再大静脉;注射部位也特好每日更换,如可双上肢交替注射;以预防静脉炎。 如果使用的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或者皮肤刺激性很大,或者药物一旦外渗将引起严重后果,那么给药方式应尽可能选择静脉穿刺注入。患者一旦出现静脉炎或者栓塞症状,应立即停止该静脉注药,并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对于化疗引起的静脉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进行化疗的患者要时时的注意这些问题。医生也一定要防止因为化疗而引起患者的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应注意的事项 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引起局部显着的不适和功能受限。血栓性浅静脉炎包括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胸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感染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胸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往往是潜在性内脏肿瘤的早期表现。原发肿瘤的部位可涉及胃、胰腺、肺、胆囊等部位,而以与胰腺体、尾部癌的关系特为密切。因此,发现患者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胸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就应考虑内脏肿瘤的可能存在,从而做相应的仔细检查。在治疗的时候特好选择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中医治本,西医减轻病痛,比如溶栓通脉五联疗法,纯中药疗法等主流技术技术治疗。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在病情特轻的时候,消除病根。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与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有密切关系。鉴于患血栓性浅静脉炎、感染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发生在静脉穿刺、长期应用静脉内置管输液后,后者常与脓毒败血症有关,这是一个致命的发症。 孕妇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这与妊娠及产褥期妇女身体特有的生理变化有关。妊娠期机体一些凝血因子增加,活性增强,血小板功能亢进,而抗凝及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影响下肢静脉血返流,导致血流淤滞。 以上因素共同构成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在此基础上如出现某些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产褥感染,产褥期长期卧床,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诱因。因为在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胎盘早剥、产时产后出血或分娩时有宫腔操作史等病理情况下,可引起局部血管痉挛、管腔狭窄、管壁损伤及缺血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而促进血凝。手术创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厌氧菌感染产生肝素酶降解肝素,使局部血呈高凝状态。剖宫产术后或正常产后长期卧床可造成下肢静脉血流回流缓慢。手术、感染常致静脉壁损伤。产后摄入量不足,血液相对粘稠。 以上不良因素均可使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一但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可出现如下症状: 患肢疼痛、肿胀、压痛、皮肤颜色异常,栓塞部位可触及压痛索状物。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凝、溶栓及支持疗法。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对孕产妇的危害关键在于预防,多项预防措施有以下方面: 1.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尽早诊治发病诱因,减少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发生。 2.对有妊娠期或产褥期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者,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阿司匹林、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使血液正常流动。 3.有手术史者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产后及术后督促产妇尽早活动,以减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友情提示: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直接拨打免费健康热线:0531-88193101咨询。祝早日康复!上一篇:父亲节老父亲求助救腿残儿
下一篇:脉管炎病人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