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与生活指导
还剩10个预约挂号名额
济南中医静脉曲张医院提供免费咨询、挂号服务可加微信咨询:15552521881或拨打400-0300-120在线与专家交流。
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而言,戒烟是预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的生活指导可以在防治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过程中为您带来更快的康复、更好的生活质量。本期专家观点特邀杨福来,科学地指导您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与生活指导。一般预防:
对我们一生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两条腿我们要倍加珍惜,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防患于未然是特关键的。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漫性病变,往往涉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供血,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其次,饮食要注意合理调节,防止脂质代谢紊乱和血胆固醇过高。中年以后应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各种水果等。尽量避免高脂肪饮食、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第三,从年轻时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平时可以做一些适当有规律的步行锻炼,放弃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第四,一旦罹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要惊慌,只要及时对症治疗就行。但要到正规大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可进行适当运动,但走路步伐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亦不能搬动重物;患肢要注意保温,出现足部发凉时不可贸然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会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平时患者的脚部应保持干燥清洁,勤剪趾甲,要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损伤。
病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显然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下、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动脉内膜受到血浆脂蛋白的渗透和血脂沉积,产生脂肪条纹。进而发生动脉内膜增生及粥样斑块形成。特终形成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病变初期进展缓慢,可无明显症状,随着发展,可发生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表现,全身各主要动脉均可受累,但多见于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上肢动脉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神经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尽管特终的病因尚未得到证实,但许多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高于正常,特别是近年来发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提示脂质代谢紊乱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此外,糖尿病病人发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较无糖尿病者多,而且使动脉硬化发生得早且程度严重。此外血液凝固性的增加,可加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统计学调查研究发现吸烟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生和发展亦有一定关系。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生活指导
戒烟
(一)戒烟
1、戒烟咨询:包括自我教育(阅读、视听有关宣传资料)及个别和集体心理咨询。但特为有效的方法是保健人员与吸烟者之间一对一的,或由多个保健人员组成的集体咨询。一般而言,咨询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成功率越高,一般4-7次特为有效。
2、药物戒烟:目前主要采用尼古丁替代治疗。给药途径包括经口(口香糖式)、经皮(粘贴)及经鼻(气雾)三种。推荐药物治疗与行为咨询相结合。
控制体重
(二)控制体重
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2、体重指数(BMI)目标在18.5–24.0 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2(m2)。
合饮食与锻炼
(三)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
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10%/d总热量)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6g/d)。
增加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结语: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检查或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后,注意合理、科学的护理、饮食习惯、锻炼,对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减少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避免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等,都是很有必要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饮食、锻炼必须引起患者的注意,健康地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健康。
上一篇:动脉硬化闭塞症应如何预防才好?
下一篇: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知识